选择蜀国的两个队伍需要综合考虑武将强度、战法联动性以及阵营加成效果。蜀国武将体系丰富,核心武将如诸葛亮、庞统、刘备、关羽、张飞等均具备独特的战场定位,合理搭配可形成互补性极强的双阵容。优先确保两队共享战法资源不冲突,例如一队使用桃园盾(刘备+关羽+张飞)时,另一队可选择蜀智弓(诸葛亮+庞统+法正)或SP关羽为核心的蜀枪队,避免战法重复占用。同时需注意兵种适性调整,盾兵与弓兵/枪兵的组合能有效规避兵种克制问题。
蜀国第一队伍推荐以SP关羽或姜维为核心构建输出体系。SP关羽的忠勇义烈+掣刀斫敌战法组合具备爆发性伤害,适合搭配刘备的减伤治疗和张飞的盛气凌敌形成蜀盾;若选择姜维,则建议采用夺魂挟魄+杯蛇鬼车的谋略输出路线,与庞统的太平道法+士别三日构成双核法术体系。这两种组合均能激活阵营10%全属性加成,且对战法要求相对集中,不会过度占用其他队伍的必备战法。特别需SP关羽队伍对红度要求较高,而姜维队伍更依赖主动战法发动率,需根据实际武将练度选择。
第二队伍应侧重功能性补足,推荐使用蜀国传统强队如桃园盾或五虎枪。桃园盾凭借刘备的陷阵营+暂避其锋形成高额减伤,配合关羽的威谋靡亢控制链,在持久战中表现优异;五虎枪则以赵云、张飞的爆发为核心,通过盛气凌敌+横扫千军实现前期压制。若已在一队使用SP关羽,二队可选择诸葛亮的草船借箭+抚辑军民辅助体系,搭配法正的八门金锁阵形成攻守兼备的蜀智队。这种双阵容布局能覆盖速攻与持久战两种战术需求,适应不同战场环境。
暂避其锋、刮骨疗毒等核心防御战法应优先分配给更依赖生存的队伍,如桃园盾;夺魂挟魄、太平道法等输出型战法则倾向法术队。当战法冲突时,可考虑下位替代方案,例如用御敌屏障替代抚辑军民,或以落凤替代威谋靡亢。兵书选择需遵循输出武将带增伤、辅助武将带减伤原则,例如SP关羽携带分而疾战+百战提升连击概率,刘备则选择援其必攻+励军强化治疗效率。装备方面优先为SP关羽配置专属宝物,其次强化诸葛亮的智力属性。
面对高爆发队伍时可给蜀智队增加暂避其锋,对抗藤甲兵时则为SP关羽配备火炽原燎。武将红度差异较大时,建议将高红武将集中于一队,例如满红SP关羽+半红刘备的组合强度远超平均分配。定期参考战报分析队伍短板,如蜀盾频繁被谋略伤害击溃则需补充智计等减伤战法。记住双队构建的核心逻辑是一队主攻一队补位,而非追求绝对平衡,这样才能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实现战力最大化。